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始创于1994年,时称为常德电脑技术学校,是湖南省较早成立的民办学校之一;1998年成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试点院校,更名为常德电脑专修大学;2004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,更名为湖南同德职业学院;201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校,定名为湖南应用技术学院。
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依法办学、科学治校,五育并举、立德树人,秉承“博今古、承文明、强技能、事国家”的校训,弘扬“知难而进、自强不息”的办学精神,遵循“以教学为中心,以质量为根本,以市场为导向,以创新为引领,以特色立品牌”的办学思路,为国家培养思想品德优良、劳动情怀深厚、专业基础扎实、实践能力突出、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经过几年的建设,办学条件不断改善、办学规模稳步扩大、办学实力逐渐增强、教学质量逐年提高,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。
学校建有东、西两个校区,规划总面积2146.07亩,现已建设使用1765.28亩,建筑总面积51.48万m2,教学行政用房18.17万m2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977.78万元,馆藏纸质图书157.5万册,电子图书126万余册。
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、经济管理学院等7个二级教学单位,现有园林、水产养殖学等23个本科专业及数字媒体艺术设计、计算机应用技术等13个专科专业。基本形成了以“工、管为主体,农科为特色,农、工、管、经、文、艺等协调发展”的学科专业体系。现有省“双一流”应用特色学科1个,省级“一流”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,省“十三·五”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,省级一流课程14门。
学校现有教师928人,其中专任教师539人,外聘教师278人,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、博士学位450人,高级职称教师84人;现有全日制学生14875人,其中本科生12312人,专科生2563人。
学校现有计算机类专业新工科创新创业教育中心、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心、机械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7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,机械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基地、湖南省水产养殖类专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6个省级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,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,校内创新创业工作室45个。
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,推进产教融合,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开展“立地式”科研与社会服务。先后与近170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了校企、校地联合办学及产学研用协同育人协议,与行业企业共建稳定的实习、实训基地98个。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,围绕理论研究、产业服务、文化帮扶和后备人才培养四个板块助力乡村振兴,在地域规划、村落设计、环境美化、产品研发等方面提供服务,促进产教深度融合。学校教师先后获得140余项服务乡村振兴科研项目,公开发表80余篇论文,出版著作3部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,为乡村振兴战略赋能。
办学以来,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4万余人,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万余名,社会声誉良好,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《湖南日报》、湖南卫视等国家级、省级媒体相继对学校进行了专题报道,学校被誉为“应用型、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”。